开篇
玉石貔貅,从新石器时代开始贯穿至今,大嘴貔貅以玉石为基,用真材实料回馈顾客,致力于弘扬中国祥瑞貔貅文化。
貔貅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物质载体,那么古代对貔貅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起到重要作用的文物都有哪些呢?
现代化的发展,各种材质的珠宝异彩纷呈,拿貔貅来说,有玉貔貅、黄金貔貅、黑曜石貔貅、以及仿古的青铜貔貅等等。
那么貔貅文化从新石器时代流传至今,它在古代是用什么材质雕琢或描绘在什么器物上流传下来的呢?我们以文物为依托,来探讨一下吧!
·新石器时代·
之前在《以文献为据,探究貔貅演变》中提到过,新石器时代,是貔貅文化的起源期,故而这一时期,貔貅的形态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貔貅形态融入了诸多猛兽的形态元素,故而那些以”兽“为名的新石器文物里,想必是有貔貅的存在的。
▲大玉龙-新石器时代
▲玉人首-新石器时代
▲玉人兽复合佩-新石器时代
▲玉双虎首璜-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
而这一时期是陶器和石器发展的时代,且多用作生活工具,社会艺术水平低下,器皿只有非常简单的装饰,玉器是从石器中逐渐分离出来的,人们崇拜自然,崇拜祖先,玉器渐渐被神圣化,在雕琢上,融入了人们崇拜的图腾,貔貅自然包含在内。
·夏商周·
夏代始有青铜容器和兵器,青铜器上的纹饰,直到现在,学者们还在研究。商代早期青铜器纹饰主体已是兽面纹,且兽目圆大,而貔貅形态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双目圆睁。
▲兽面纹鼎-商
▲兽面纹大钺-商
▲兽面纹簋-商代
商代晚期,纹饰最为发达,艺术装饰水平达到高峰,以动物、神怪为主体的兽面纹空前发展,貔貅作为古代传承下来的神兽,相信在兽面纹里是能找到踪迹的。
▲兽形觥-商-青铜
▲玉虎形佩-商
这一时期的生产能力和艺术水平有所提高,对玉石的雕琢也更加展现出具体的形象,但是对神兽的区分还是不甚明了。故而对文物的命名不是存在分歧就是仍以”兽“为名。
▲青玉龙纹壁-西周
(河南安阳出土的”玉虎“,身上非黑色条纹,而是云纹,且头上有双角,是不是觉得叫玉貔貅更合适呢?)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因历史特点,在社会生活、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呈现出迅速且多元向的发展,比如说春秋战国时期的雕刻,有漆器、青铜、玉石、泥、木等材质制作,形象有动物、人物、神怪、禽鸟、龙凤等。
▲四兽纹瓦当-战国
朋友们都知道,豹是貔貅的主要融合对象,豹纹瓦当的出现,至少说明战国时期,人们对貔貅的原型没有持忽略态度。圈眼圆睛、口豁张、肢前驱、尾卷而翘,作回首状。
▲豹纹瓦当-战国
石雕瑞兽出现在战国,用于镇墓、守墓物。汉代镇墓的石貔貅数量非常之多,可见,春秋战国时的石雕瑞兽,也是有貔貅的一席之地的。
·秦汉·
汉代是貔貅的基本成形期,明确定义为貔貅的文物相对比较多,除了一直传承下来的玉貔貅外,还有金貔貅,铜貔貅、石貔貅等。
▲金貔貅-西汉
西汉金貔貅外形若蜷卧之豹,睁双目,口微张,四肢前伸遍体斑纹。
在河北定州出土的东汉“累丝镶嵌金貔貅”更接近于成熟。貔貅昂首阔步,前额隆起,独角向后垂卷,镶绿松石为睛,体表有金粟粒,看上去威武、高贵、气势不凡。
▲累丝镶嵌金貔貅-东汉
铜貔貅在东汉时的铜镜上能找到貔貅纹图。仰头翘须,作行走状,角后伸,尾巴高扬,双翼微张,身上的若干圆斑,显示貔貅与豹在神形特征上的融合渊源。
石貔貅,多用来镇守帝王墓穴,也是墓主身份的象征。例如:陕西咸阳西郊沈家东汉墓葬曾出土石雕貔貅一对,河南南阳宗咨墓前、四川雅安高颐墓前,也都有属于东汉时期的石雕貔貅遗存。
·秦汉之后·
秦汉之后,貔貅文化不断的到传承和完善,随着生活艺术品的创新,承载貔貅文化的器物也得到了更新,例如西晋的青釉貔貅、明代的汪昆源紫茸香墨等等。
▲青釉辟邪-晋代
·当代·
如今,现代化的发展令生活变得越来越五彩缤纷,从新石器时代开始,横贯至今的玉石貔貅,自古就是帝王的”帝宝“,威武、贵气、气势不凡。
▲头顶铜钱,寓意财源广进
大嘴貔貅,致力于让象征招财、如意、转祸为祥、镇宅、保平安的祥瑞貔貅文化走向世界,貔貅,是中国传统的招财吉祥物,在古代,它专为帝王守护财宝,在现代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拥有它。
▲身披灵芝如意,寓意顺心顺意
关注大嘴貔貅,带你了解貔貅文化背后的故事,选择最适合你的招财貔貅。
互动环节
貔貅或类似的神兽,在你的生活中出现过吗?
你都是在那些地方看到的?
营业场所?家中摆放?企业前台?
▲故宫御花园的石子路,藏有大秘密!
▲祥瑞貔貅连老外也喜欢
▲大嘴貔貅投资赞助电影《似水流年》即将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