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十玩

小编保证,

你想要的,

扫描就能得到!

文图//:网络收集

转载请保留出处,尊重作者劳动果实!

“把玩”源于汉隋,开始在帝王将相、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之间把玩,逐渐影响到社会阶层,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完善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皇家十把玩”,到明清两朝达到鼎盛时期。“中华文玩”之所以能在皇宫内和社会上层把玩成风,它的魅力所在是通过玩能够达到健身、养心、修行的效果,成为品德、身份以及精神境界的象征。

强光照射下的黑曜石三羊开泰
强光照射下的黑曜石三羊开泰

“皇家十把玩”由上五玩、下五玩构成。上五玩由核桃(揉手核桃)、葫芦(手捻)、佛珠(串福)、菩提(十八子)、和阗真玉(配饰)组成。下五玩由紫砂壶、折扇、烟斗、笼鸟、蛐蛐组成。上五玩分别是:

强光照射下的黑曜石手链
强光照射下的黑曜石手链

中华把玩上五玩

核桃

作为把玩起源于汉隋,流行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寓意吉祥。手疗核桃”,也叫“健身核桃”,又称“掌珠”。古时称“揉手核桃”,追溯起来,它起源于汉 隋,流行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盛传不衰,形成可世 界独有的中国核桃文 化。古往今来,上至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下至官宦小吏,平民百姓,无不为有。对玲珑剔透,光亮如鉴的核桃而自豪。特别是到了明清两朝,玩核桃达到鼎盛时期。明天启皇帝朱由校不仅把玩核桃不离手,而且亲自操刀雕刻核桃。故有“玩核桃遗忘国事,朱由校御案操刀”的野史流传民间。清乾隆皇帝不仅是鉴赏核桃的大家,据传还曾赋诗赞美核桃:掌上旋日月,时光欲倒流。周身气血涌,何年是白头?清朝有句民谣:核桃不离手,能活八十九,超过乾隆爷,阎王叫不走!到了清末,宫内玩赏核桃之风更甚。手中有一对好的核桃竟成了当时身份、身价和品位的象征。当时京城曾传言:“贝勒手上有三宝,扳指、核桃、笼中鸟。”每逢皇上或皇后的生日,大臣们会将挑选出来的精品核桃作为祝寿贺礼供奉,揉手核桃的价值在当时可见一斑。所以,如果能流传到现在,几十万的价格就不稀奇了。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仍保存着十几对揉手核桃,其色泽为棕红色,分别存放在雕刻精美的紫檀木盒内。里面标有“某贝勒恭进”、“某亲王预备”的字样。宫内揉核桃之风,自然也影响到了社会。民间将人分为几类,将把玩核桃者排在首位,即:文人玩核桃,武人转铁球,富人揣葫芦,闲人去遛狗(指当时的风俗)。时至今日,天津人仍把揉手核桃称为“文玩核桃”,即源于此。文玩核桃的价格:核桃的价格由核桃的品相和大小决定。(没有破损的,直径在4.5厘米以上的,两个核桃的花纹颜色几乎一样的核桃价格就贵)在玩赏过程中健脑、修炼毅力,达到胸怀天下的境界。

强光照射下的黑曜石手链
强光照射下的黑曜石手链

葫芦

何谓手捻葫芦?葫芦,是我国古老的传统吉祥物,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图腾。葫芦,谐音“福禄”,葫芦同时是我国传统宗教道教的法器,寿星老,太上老君,拐杖上都别一个葫芦作为法宝。把玩葫芦,玩两个极端:极大、极小。手捻葫芦,顾名思义必须得小,适合在手中把玩的葫芦。手捻葫芦越小越好,玩的就是小巧玲珑,一般称得上是“手捻葫芦”的,长度不能超过5CM。手捻葫芦的蔓藤,业内称“龙头”,龙头完好的葫芦更有价值,也更美观,但是由于容易折断,老葫芦很少有完好的龙头。这就是事在人为了,越是有完好龙头的老葫芦,就更有收藏价值。

佛珠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而佛珠,也是僧俗常用的普通法具;可以说,是最普遍与常见的法具。 佛珠的起源 ,佛珠原本被称呼为念珠,是用来计算念诵佛经数量的随身法具。它的构造很简单,用线穿起一定数目的珠子就可以了。而“佛珠”这个名称原本来源于梵文,有这四种不同的意思;分别是“数珠”、“珠鬘”、“念诵鬘”、“珠之贯线”这四种。而关于佛珠的来源,大家普遍认为其前身是印度人用来缠身的缨珞鬘条,后来才慢慢演变为现在的佛珠。 值得特别提醒的一点是,虽然佛珠在佛教中很常见,俨然已经成为了佛教信徒的必备物品;但佛珠本身却并非佛教首创。这一点,从古代的文物与古籍中可以找到相应的例证。例如,古印度的婆罗门教中的毗湿奴派,在很久之前就有持珠的传统记载于书;而在印度出土的一尊婆罗门像上,就有挂串珠。 佛珠在中国的演变过程 作为佛教常用的法具,中国人最早知道佛珠这一称呼,应该可以追溯到东晋时的《木槵子经》。当时,中国与外国的交流频繁,来访者中相比不乏僧侣;很有可能便是这些僧侣,将佛珠带入了中国。 时代变迁。到了唐代,佛教受到皇家的支持而大为兴盛,和佛珠有关的经典也广为传播。例如天竺僧人阿地瞿多译的《陀罗尼集经》、宝思惟译的《校量数珠功德经》、不空三藏译的《金刚顶瑜伽念珠经》、义净三藏译的《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等诸多经典都得到了传播,同时也将佛珠的称呼传播了出去。也就是从此时开始,佛珠开始在中国流传开来;无论是贵族平民,还是僧侣民众,都能够佩戴佛珠。 这些情况,从中国现存的文物中可以看出一二。无论是莫高窟中的十六国时代造像,还是日本古籍中描绘的唐代高僧像,都有使用佛珠的痕迹。 佛珠的种类 佛珠的种类非常多。昂贵一些的,如黄花梨佛珠、檀香佛珠与沉香木佛珠之类,采用的木料是及其讲究的。而从使用的方面来划分,则大致可以分成持珠、佩珠和挂珠三个类型。其中又分圆珠和各类异形佛珠! 所谓的“持珠”,顾名思义,是指用手掐念或者持念的佛珠。这种持珠比较实用,普遍被用来计算念诵佛号或者咒语的次数。而使用持珠,也是为了帮助修行、约束身心。 与持珠不同,佩珠又被称为手串。一般来说,都是由十八颗珠子所组成的。比起持珠,它的材料更讲究,颜色更鲜艳;所以现在许多不信佛教的时尚男女,都将佩珠当做美丽的佩饰携带溯其本源,佛珠并非佛教所创用。作为佛珠进入中国始于东晋,延至唐后各代,盛行于朝野上下、僧俗之间,材质以檀木最佳。其主要修炼人的性情,调整心态。

菩提手串

因六祖慧能大师一句“菩提本无树”的偈而使“菩提”家喻户晓,令中国人传诵千余年,实来源于释迦牟尼在毕钵罗树下入定开悟获得无上智慧,所以后人为了纪念就改称为“菩提树”。当年玄奘法师把它音译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简称为“菩提”的智慧。主要是因为这种属于人类知觉以外的智慧,是无法用人类有限的言语来表达。并且菩提籽的天然果核在把玩时散发出的天然植物油脂能起到滋养皮肤的奇效。

和阗真玉

和阗玉产自海拔4500米左右的昆仑山上,因其矿体平行断裂分布,这里产出的白玉在世界透闪石中绝无仅有,其青玉、青白玉、墨玉、黄玉也极为少见。在古代关于和阗玉奇石的记载曾轰动一时。西汉张骞两次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在于阗一带登崇山峻岭而“穷河源”,在天河边拾得几块玉质奇石献给汉武帝,令朝野上下叹为观止。和阗,古称于阗,是昔日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镇。它南倚号称“万山之祖”的昆仑山,北临黄沙漫漫的“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在古城的东西两侧各有一条发源于昆仑山的玉河穿过,复杂的地质结构和独特的地形地貌,使这块古老的土地因出产美玉而名扬天下。和阗玉历来就是皇宫贵胄们的专用之物,它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从历史上看:商周的礼器、秦代的玉玺、汉代的玉衣、唐代的玉莲花、宋代的玉观音、元代的渎山大玉海、明代的子刚牌、清代的大禹治水玉山等这些不可胜数的国之瑰宝,无一不是用和阗玉雕琢出来的。

下五玩分别是:

紫砂壶

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来紫砂开始制成壶,名家辈出,500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据说紫砂壶的创始人是中国明朝的供春。古来名壶,从明正德嘉靖年间供春的树瘿壶、六瓣圆囊壶,到季汉生创意设计、曹安祥制作的同时能泡两种茶水的紫砂鸳鸯茶器——中华龙壶,每一把壶都独具匠心,在壶的欣赏性上下功夫。因为有了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紫砂壶才这样珍贵,令人回味无穷。更加上紫砂壶泡茶的好处、和茶禅一味的汉族文化内涵,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贵不俗的雅韵壶分三种,一为实用,二为赏玩,三为收藏。以“玩”而论,唯有中间的学问最多,除了每日好茶滋润,另有手心抚摸,一天一个颜色,年年都有新感觉,可“闲来思往,静听大风”。玩到最后能够在人与壶之间达到一个互动的境界,即人养壶气,壶养人性,彼此净化,相互陶冶。对于紫砂壶的玩字,其实早有解释,玩即养。养有两别,一是茶养,养颜、养色、养灵性;二是人养,养气、养品、养感觉。如果只是好玩,恐怕现今也存不下这么多老辈儿的好东西了。一般来说,买壶无非一泥二型三款而已,对于喜欢闷头喝茶的人更加简单,是紫砂泥做成的壶就足够用了。制作紫砂壶讲究的是用料,也就是原泥。原泥看上去和石头差不多,采挖出来后需要慢慢风化,再经研磨加水过滤出细腻的泥浆,取泥的过程有点儿像农村做豆腐。原泥分紫、绿、红多种颜色,我在宜兴紫砂博物馆看到还有产于黄龙山的特级底槽青泥。泥好壶底子好,玩壶的都知道。好壶不俗,也是紫砂壶特有的品性。紫砂壶泡茶,洗壶、烫壶、再洗再烫,看到后来更觉得更像是以茶泡壶,明明在喝茶,感觉却是品壶,人喝茶,壶亦喝茶。如此这般,那些玩家手里的紫砂壶越养越养眼,包裹整个壶身的那一层似釉非釉、似瓷非瓷的包浆,油光内敛,温润如岁月常驻,便有了“老壶胜瓷”的美誉。比起近年来那些出于炒作目的、为新制紫砂壶包金镶玉的所谓创新工艺,传统老壶非但好用耐看,其最终形成的极致大雅愈发彰显中国紫砂文化的柔和之道。紫砂壶与其他艺术收藏品的“玩”大有不同,是可以用心养活的艺术,壶的韵味、壶的想象、壶的感觉,哪一样不是与人交流互动出来的结果?

“玩”到什么程度实际上是爱到什么程度,紫砂壶不爱还真就不行。“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紫砂壶,曾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起源可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它是能将水火在壶中相融,它包含了陶、瓷器的文化。把玩中领略中华和谐韵味。

强光照射下的黑曜石手链
强光照射下的黑曜石手链

折扇

要说折扇,当数“苏杭雅扇”折扇把玩代表繁荣在京城,北京是明清两代建都之地,百工技艺,无不发达,折扇工艺在北京曾盛极一时,但未能创出著名的品牌。北京打磨厂戴廉增扇庄有300余年的历史。庚子变乱,聚顺、天成和天益同遭于难又毁于火,唯有戴廉增扇庄独存下来。戴廉增扇庄与苏杭的扇庄不同,以既制扇面又制扇骨见长,苦苦支撑着京城的扇业江山。说到扇骨,不能不提及民国初年京城雕刻扇骨名家张志鱼、张家秀、余伯雨、于子安、范节庵,这一刻扇群体的出现,打破了江南刻竹的一统天下。京城制扇业较之江南一直不太发达,建国后逐步走向衰落,“文化大革命”中销声匿迹。进入九十年代,随着古玩收藏的火爆,京城形成了一个以玩扇、藏扇、赏扇为目的的群体有近千人,而且呈逐年扩大之势,同时扇骨的制作、雕刻业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以北京现代著名制扇艺术郑高姓氏命名的“郑高制扇”和汪澄的“抱竹轩”雕刻扇骨,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的。艺人郑高制的扇骨在继承的基础上有创新,将现代技艺融入传统的扇骨中,达到古今的完美结合。古代每年夏季来临,京城不但有以经营扇子为主的商铺,而且造成了一批以修理折扇为业的手艺人,俗称“插扇面的”。此种手艺人虽走街串巷但不吆喝,只凭其臂携小箱上所系数串铃发出的“哗啷”声响招揽生意。从立夏到立秋,历时三个月,扇工的铃声朝夕作响,此伏彼起,虽单调却有节奏。扇工身着中式肥大裤褂儿的特殊装束,为古城北京平添了几分迷醉的风致,成为京城夏季一景。京城富贵者所用之折扇,从扇骨到扇面乃至扇套、扇坠儿,无不考究。以其扇骨论,则有棕竹、素竹、湘妃竹、梅鹿竹、象牙、乌木、紫檀、红木、鸡翅木、檀香木以及螺钿镶嵌、玳瑁、菠萝漆骨等多种品类;扇面则分素面、瓷青面、泥金面、雨(雪)金面、冷金面、格金(景)面;另有棕竹黑纸折扇。京城乃书画家云集之地,其所绘扇面各有千秋,而扇工所见甚广,与之谈及每每如数家珍,且有明辨真伪之慧眼。富贵之家所备的折扇,不为纳凉而为观赏。所收藏者皆出自名家之手——张大千所绘者以造化为师而不落恒蹊;溥心畲所绘者虽荒寒小景而格高思古;陈半丁所绘者多为花卉而微着色墨;齐白石所绘者时有异趣而尤多奇致;胡佩衡所绘者苍古深秀而得石奚神韵……此等超妙绝俗之扇面,每年春末秋初均须请扇工装而卸之,以利收藏。昔日京城之扇工,技艺全面而高超。不仅能装卸,裱糊扇面,而且能修配扇骨,磨锉白银或旧铜扇钉儿,并代配扇囊。夏季的京城,古老的街巷,只要听到“哗啷”的铃声,就知道扇工来了。文玩折扇的把玩:扇骨的把玩,笔者认为应该主要指竹制扇骨的把玩,竹制扇骨是文人、玩家常置手边的玩物,日夕摩挲,愈摸愈润,长久之后似得人之灵气,更具神采。“把玩”又称“盘”,就是不断用手抚摸,盘扇骨是养扇骨的手段,是悠闲中的一种雅好。扇骨有“生骨”、“熟骨”之分,盘扇骨有“文盘”、“武盘”和“意盘”之说。“生骨”为新制作,“熟骨”多为传世品。新制作的扇骨需长期不懈的把玩,才能去掉其火气,新骨不断的“盘”,越“盘”越亮,其颜色也会由白变黄,由黄变红,给人以古朴凝重之感。传世的老扇骨则需要精心养护,妥善存放。对于老的残扇骨,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能修则修,一时不能修的,要等待时机,不可勉强去修,否则对老骨会造成新的伤痕。“文盘”是将扇骨经常握于掌中,并反复抽拉摩擦、抚摸,经过人体气血体温的影响,使扇骨由新制时的晶莹洁白,盘成微黄如玉,经过久盘色似琥珀,又若蜜腊。“文盘”扇骨前首先要净手,洗手待手上的潮气挥发后,两手相搓至微热,再将扇骨握于手掌中,匀速前后抽拉,盘至和人体相近的温度即可停止,这样反反复复,半年后扇骨上可出现盘玩的痕迹。“武盘”是用核桃油反复涂擦于扇骨,或常用扇骨擦拭人面部鼻两侧的汗油,这样可很快使扇骨油润发亮,但手感和观感远不如“文盘”的扇骨。所谓“意盘”就是在把玩或抚摸扇骨时心无旁翳,扇与神交,涵泳相契,意念中亦能想象到扇骨色泽的变化和人文气息,不失高境界“物久通灵”之独享。阴刻扇骨在盘以前,最好能用玛瑙刀将扇骨大边表皮砑一遍,使雕刻的画面更光洁。新佛肚竹制成的扇骨,先要将竹青表面的一层白皮刮去,刮皮时,持刀要稳,既刮的要轻,又要均匀。刮过皮,最好用清水冲一冲,揩干后放在阳光充足但直晒不到的通风处晾干,然后用少许核桃油擦试,即可进行盘玩,越盘越光亮,其颜色也会由黄变红,由红变紫,潜移默化出古朴凝重之感。无论怎样都不可对扇骨采取油炸、薰蒸、烘烤等方法进行“恶盘”,这样会大大缩短其扇骨的寿命。

烟斗

关于烟斗的起源有种种说法,有哥伦布1492年发现新大陆后将烟草传入欧洲的产物。也有印第安人居住地就有了烟斗。还有是英国探险家沃尔特·佩利爵士根据美洲印第安人抽烟的启示而制成的。再有烟斗是从中国人开始流行起来的。等等说法,这原本就体现着一种“绅士风度”的探索之中的辩论。烟斗并不像纸烟般,路边张三李四都能轻松驾驭的。把玩时,非常依赖知识、经验和技巧,并且还要用脑。要享受烟斗,先要对对各种烟草有所认识,才能预期能在手中的调配中得到些什么;而从装填烟草、清理烟斗,到烟草的保存,窖藏陈化,以及烟嘴的翻新、松紧调整等等,无不需要丰富的相关知识及经验,以及一定的动手能力和遇到具体问题时,动脑筋解决的急智。

自唐朝以来,玩鸟已成气候,而制做鸟笼到了清朝乾隆皇帝则达到极为兴盛之时。鸟笼的制做,其艺术品位、价值都达到很高水平。在其影响之下,京城之内文人、士大夫纷纷仿效,养鸟玩笼之风也愈演愈烈,其风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如今,欣逢盛世,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收藏鸟笼的爱好者也日益多起来。鸟笼收藏不同于瓷器、书画,赝品极少。因鸟笼从选材、制做、工艺十分复杂,每张鸟笼的制做都是独一无二的,尤其是一些艺术大师创作的更是极难仿制。养鸟、玩笼、藏笼更成为今人的追逐与时尚。

强光照射下的黑曜石笑面佛
强光照射下的黑曜石笑面佛

蛐蛐

蟋蟀在古书中叫做促织,北方话里则称之为蛐蛐。我国无论民间或是社会上层,自来有斗蟋蟀的习俗。这种用来饲养斗蟋蟀的器皿,就叫做蟋蟀盆,或称蛐蛐罐。蛐蛐罐有瓷制、陶(泥)制、玉器、石器、漆器,以及戗金的。就收藏角度而言,大约最有价值的,是瓷器和陶(泥)器蛐蛐罐两种。先说瓷器蛐蛐罐。1993年1月,江西景德镇某建筑工地,发现数以万计的明宣德官窑瓷残片。经专家发掘整理,进行严密的对合而复原出了百件稀世珍品。其中,被鉴赏家们称之为“妙品”的蛐蛐罐,就有不同纹饰18式。这些蛐蛐罐,大多彩绘精美,堪称极品。其中还有14种青花纹饰不同的蛐蛐罐,口径13.2厘米,通高9.5厘米。但都在选瓷进贡中落选,成了废弃物而被堆埋掉。可见,当时宣德官窑具有极高的制瓷技术和严格的选瓷标准,以及管理制度。这也从反面印证了,今天这些蛐蛐罐所具备的极高的收藏价值。因为在此之前,无论北京故宫博物院还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蛐蛐罐,都只能是偶尔一见的孤品。而此次景德镇发掘复原的蛐蛐罐,竟成组成套,数量比世界上现有存世的同类珍品之和还要多。成为当时轰动学术界和收藏界的一件大事。说到馆藏瓷器蛐蛐罐,中国历史博物馆则有一件清代“正斋主人制”彩瓷竹菊蛐蛐罐。是件两罐一对,形制相同。通高10.7厘米,有盖,径11.4厘米。盖面周沿用青花“万”字纹饰,中有折枝黄菊绿竹彩饰;盖内正中方框内有端楷“正斋主人制”五字青花款识;器外周环有四组折枝黄菊绿竹彩饰;圈脚亦有一道青花“万”字纹饰;器底正中方框内,亦有端楷“正斋主人制”五字青花款识。这对蛐蛐罐,玲珑秀丽,色调淡雅,实为清代瓷器蟋蟀罐之精品。至于说现代收藏拍卖市场上,蛐蛐罐的藏拍情形,最近我曾多方网上搜索,也未能获得任何信息。这里只好用以往有关青花瓷罐的拍卖为例,从一个侧面加以印证。1991年4月,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以275万港元,成交一只宣德青花海涛花卉纹小罐;1989年5月,香港协联以6.05万港元,成交一只万历青花狮子滚球小罐;1989年5月,香港苏富比以65万港元,成交一只嘉靖黄彩红地双龙纹小罐;1991年11月,苏富比以93.5万港元,成交一只乾隆豆青釉刻花双龙罐。以上这些瓷罐,因未标明形制,无法断定是否为蛐蛐罐。仅仅能够作为瓷器蛐蛐罐收藏价值的一种参考系数而已。再说陶(泥)制蛐蛐罐。1966年5月,在江苏镇江一处南宋墓,出土有三只陶制蟋蟀过笼。这是目前已经发现的最早的养蛐蛐器皿。存世最早的蛐蛐罐,应是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大明宣德年制仿宋贾氏珍玩醉茗痴人秘制”蛐蛐罐。这件蛐蛐罐,为澄泥陶制。通高14.7厘米,径16厘米。盖内方形阳文篆书戳记“仿宋贾氏珍玩醉茗痴人秘制”十二字,分书四行,工整高古。底外中长方形图记内有隶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饰以双线长主框;款识上下各有双龙戏珠纹饰,龙纹与宣德御制国宝墨、宣德青花瓷器及宣德铜炉所绘龙纹极似。是器质地细润,淡黄古雅,制作精工。明代陶制蛐蛐罐能够流传下来的极为罕见。此器实为稀世珍品。关于澄泥,邓之诚《骨董琐记》说:“澄泥砚,制澄泥砚缝绢囊置汾水中,逾年而后取出。沙泥之细者已实囊矣。陶为砚,水不涸焉。见宋张洎《贾氏谈录》。按,唐澄泥砚出虢州(今河南省西部),岁贡十砚。今不知者,率以澄泥归之阳羡(今江苏宜兴),大误。”邓氏说唐时澄泥砚产河南是对的,且为当时天下第一,但是后世的澄泥蛐蛐罐,却确实有许多是出在阳羡亦即今天的宜兴。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清代澄泥陶制蛐蛐罐有四。其中,清初康熙时“古燕赵子玉造”澄泥蛐蛐罐有二。一具浅绿豆色。通高10.7厘米,径12厘米。盖内双线长方框阳文楷书“古燕赵子玉造”六字,圆润工整。底外亦有双线长方框阳文楷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器用蓝布套盒成装,外贴有“甲字,绿泥十三罐”字样红色纸签。据专家考订,“甲字”是其等级,“十三罐”是编号,“绿泥”则为品种。另一具黄绿色。通高10.8厘米,径12厘米。盖内、底外都有双线长方框阳文楷书“古燕赵子玉造”六字。两器皆质地莹润如玉,制作工整。据专家称,赵子玉是清康熙时制作蛐蛐罐名手。制作的蛐蛐罐名品甚多,有“绿泥”、“鳝鱼黄”、“瓜皮绿”、“藕荷色”、“倭瓜黄”等品名。赵氏所制,多题有“恭信主人”、“淡园主人”、“古燕赵子玉造”、“古燕赵子玉制”、“乐在其中”、“大清康熙年制”等款识。但流传至今的赵氏蛐蛐罐多为仿制赝品,真品甚少。陶器鉴赏家认为,赵氏真品,器表有一层浆皮亮光;仿制者则无,而地露金星。到了20世纪30年代,北京城中有一绰号“大关”的人,却极善仿制赵氏蛐蛐罐。手法之高,足以乱真。如今世面流传的赵氏赝品,多系“大关”伪作。“大关”伪作中的佳品,居然表皮也有亮光,非行家而不能辨。这是如今蛐蛐罐收藏爱好者值得认真注意的一点。馆藏另外两件澄泥蛐蛐罐,是清嘉庆时宜兴制陶名手杨彭年之作。一具通高15.3厘米,底径11.8厘米。圆形,上小下大。色暗黄,古朴典雅。盖有褐色漆绘海水云龙戏珠纹,罐身亦有三组同样纹饰。盖内褐漆横书“黼斋制”三篆字,底外方形戳记阳文篆书“杨彭年造”。书法古朴。另一具亦暗黄色,形制同。通高15.3厘米,径11.4厘米。盖及罐身所绘、以及盖底款识亦同。显系成对之品。杨彭年是清代宜兴紫砂制作名手,对“捏坯车胎”之法的复兴作出过贡献。所制陶器,线条起伏自然,看似不甚工整,但却浑然有致。传世之作有“仿国山碑纹泥瓶”、“寒玉壶”、“葫芦壶”、“包锡楚方壶”等。在陶瓷史上占有一席地位。以上二具馆藏杨彭年蛐蛐罐,因出名家之手,同样具有极高收藏价值。综上所述,可知无论是瓷器或者陶制蛐蛐罐,因其传世品种之稀而至今尚未引起收藏界的重视。有心人若能在这方面多作努力,收藏当致不菲。上五玩玩的是:毅力、耐心、悟性、智慧、品德。

下五玩玩的是:和气、雅致、风度、乐天、知足。

发表回复